close
六尊者之三──伐那婆斯尊者

Arhat Vanavasin 伐那婆斯尊者


     在那七右山的岩窟裡﹐
  住著尊者伐那婆斯。
  有一千四百阿羅漢伴隨著尊者﹐
  尊者右手作期剋手印﹐
  左手持拂子﹐
  向尊者致敬﹗


  伐那婆斯的右手作期剋手印﹐左手持拂子。其含義如下﹕右手期剋印是降伏各種外力及事物的手印。期剋印可以息滅由四大造成的災害﹔調伏各種魔鬼﹑羅剎﹑龍﹑夜叉﹑非人等造成的魔障﹐制止魔類作祟。


  信徒感受到的從拂子吹來的涼風可以幫助他們避免由身﹑語﹑意三者造成的惡業﹔還可以斷除我執與錯謬。它還可以佑護﹑幫助信徒獲得共與不共的智慧。


  除此之外﹐伐那婆斯尊者還能以累世修行的成就,加持多年來由愚痴而妄見﹐背棄于三寶和做惡業的人,這些人若誠墾的向伐那婆斯尊者祈禱﹐就有希望從罪苦之中解脫。以上皆為伐那婆斯尊者所言。


  伐那婆斯尊者的生平


  伐那婆斯尊者出生在古印度庫薩拉地方一婆羅門家中。他長大成人之後成為精通四種吠陀和多種學科知識的大學者。


  從伐那婆斯的生平看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﹐富人之心不穩固。因為富人的一生﹐就是為了守護他的財富﹐經常同那此覬覦他財物的人進行鬥爭的一生。他要把財物在他的敵人﹑竊賊﹑強盜的眼皮底下藏匿起來﹔為了設法增加財富他可以不擇手段。他的心思總是為財富而焦慮﹑傷神﹐除此之外﹐富人還要為諸多世間事務所困擾。比如給國王交納稅款﹑忙於做生意﹑為家族和財產奔走等等。伐那婆斯尊者認為帶著這些羈絆很難走上完美的佛法之路﹐於是﹐伐那婆斯丟棄了家產﹐來到了位於室羅伐悉底城的七葉山上的叢林。叢林中居住著很多的聖賢﹐伐那婆斯到那兒以後也成為一個僧人。並且刻苦靜修達到了四禪定。


  釋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慈大悲之心施于徘徊異路的芸芸眾生﹐使所有的眾生有情﹐都不錯過受益的機會。當時﹐釋迦牟尼佛知道要會見伐那婆斯﹐所以他來到了室羅伐悉底城的七葉山叢林(據說當時佛陀就住在那裡﹐時年四十九歲)。當釋迦牟尼及其隨從來到七葉山叢林﹐伐那婆斯看見佛陀之後﹐收中即刻生出無限的崇敬與信仰。他拜倒在佛陀面前﹐請求釋迦牟尼佛為他皈依。佛陀從容地對他說﹕善來﹗由於釋迦牟尼佛的諦語之力﹐伐那婆斯當下成為一名比丘。


  隨著時間的推移﹐伐那婆斯尊者從佛陀那裡得到了佛法﹔領悟研習《三藏》﹔勤奮修習﹐最後獲得阿羅漢位。


  釋迦牟尼佛讚揚那婆斯尊者說﹕比丘伐那婆斯,是居於靜地禪定修習的弟子中的姣姣者。伐那婆斯尊者依靠其甚深的智慧和神通﹐向嗜喜傷害的魔鬼宣講佛法﹐將彼等調服。尊者還堅定不移地護持佛陀的教法,具有廣大的善業功德﹐是天人崇敬的對象。


  那些遵從伐那婆斯尊者實踐修行的人們﹐從學習中認識到,希求得到世俗的永遠幸福是徒勞無益的,這不是佛陀的教法。應該遵循釋迦牟尼佛指引的道路力求解脫﹐但不能只為自己解脫﹐而是要為所有眾生求得解脫。為了使脫離塵世出家為僧的人更有效地修習﹐他們必須住在遠離嘈雜的塵世的荒野之地修習。


  鐃那婆斯尊者的居地


  伐那婆斯尊者的居地七葉山岩窟﹐最早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之前。當時﹐岩窟地方住著一位名叫七葉的耄老賢者。賢者有無量的功德﹐以致于他的祈禱有求必現﹐異常靈驗。一次﹐賢者希望住到室羅伐悉底的林中﹐就念起祈求之語﹐果然靈驗﹐在夏丹的山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奇妙的岩窟﹐於是賢者住進岩窟中修行。這個岩窟從此也賢者的名字命名﹐稱七葉山岩窟。


  後來﹐地字很長時間﹐當釋迦牟尼佛降生﹐伐那婆斯擁戴佛陀教法成為尊者阿羅漢之後﹐賢者七葉成為伐那婆斯尊者的心腹弟子﹐把岩窟作為供物獻給了伐那婆斯﹐伐那婆斯就收下了這個供品。從那以後﹐伐那婆斯和他的隨從一直住在那裡。據說七葉賢者後來也獲得了阿羅漢位。


  根據另一文獻﹐據說伐那婆斯尊者住在魯帕貝日山﹐這可能是七葉山的另一種叫法﹐或者是尊者在其他時期內居住過的山名。


  據釋迦牟尼佛的口諭﹐伐那婆斯尊者沒有從塵世間逝去﹐他和一千四百羅漢住在七葉山上﹐守護佛陀的教法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永滇炯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